Java 十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刨析
冒泡排序原理
①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大,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②对每一对相邻的元素循环上面的步骤,最终最后面的元素就是最大值
冒泡排序API设计
类名 | Bubble |
构造方法 | Bubble:创建Bubble对象 |
成员方法 |
1.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对数组内元素进行排序 2.private static void greater(Comparable v,Comparable w);判断v是否大于w 3.private static void exchange(Comparable[] a,int x,int y):交换a数组中,索引x和索引y处的值 |
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 {
//对数组a进行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for(int i=a.length-1;i>0;i--){
for(int j=0;j<i;j++){
if(greater(a[j],a[j+1])){
exchange(a,j,j+1);
}
}
}
}
//比较v元素是否大于w元素
private static boolean greater(Comparable v,Comparable w){
return v.compareTo(w)>0;
}
//数组元素x和y交换位置
private static void exchange(Comparable[] a,int x,int y){
Comparable t=a[x];
a[x]=a[y];
a[y]=t;
}
}
//测试代码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4,5,6,3,2,1};
Bubble.sort(a);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测试结果: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冒泡排序虽然采用了双层for循环遍历,但是真正完成排序的代码在内循环中,所以主要分析内层循环体的执行次数即可
在最坏的情况下。即数组为{6,5,4,3,2,1}的逆序
元素的比较次数为:(N-1)+(N-2)+(N-3)+...+2+1=
((N-1)+1)*(N-1)/2=N^2/2-N/2;
元素的交换次数为:(N-1)+(N-2)+(N-3)+...+2+1=
((N-1)+1)*(N-1)/2=N^2/2-N/2;
总执行次数为:2*(N^2/2-N/2)=N^2-N;
根据大O推导法则,保留最高阶项,即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到此这篇关于Java 十大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刨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 冒泡排序内容请搜索编程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编程网!
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供内部测试之用。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
②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有问题或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279061341@qq.com QQ/27906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