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编程空间,编程开发者的网络收藏夹
学习永远不晚

滤波笔记一: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详解

短信预约 -IT技能 免费直播动态提醒
省份

北京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黑龙江
  • 吉林
  • 甘肃
  • 青海
  • 河南
  • 江苏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浙江
  • 广东
  • 云南
  • 福建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陕西
  • 贵州
  • 安徽
  • 广西
  • 内蒙
  • 西藏
  • 新疆
  • 宁夏
  • 兵团
手机号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滤波笔记一: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详解

本笔记是总结了B站DR_CAN的卡尔曼滤波器的课程,他的B站主页为:DR_CAN的个人空间_哔哩哔哩_bilibili

PS:虽然我不是学自控的,但是老师真的讲的很好! 

一个补充的参考链接,能够帮助进一步了解Q、R对这个实验的影响:

关于卡尔曼滤波中协方差矩阵Q,R的一些思考,卡尔曼原理讲解

目录

Lesson1 递归算法

Lesson2 数学基础_数据融合_协方差矩阵_状态空间方程

Lesson3 卡尔曼增益的详细推导

Lesson4 误差的协方差矩阵Pe的数学推导

 Lesson5 直观理解卡尔曼滤波以及一个实例

当计算误差Wk大于测量误差Vk时

当计算误差Wk小于测量误差Vk时

本例的python代码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何确定卡尔曼滤波要迭代多少次呢?

总结一下

1.算法迭代的五个步骤

2.算法的python代码实现


Lesson1 递归算法

 

 

Lesson2 数学基础_数据融合_协方差矩阵_状态空间方程

 

 

Lesson3 卡尔曼增益的详细推导

 

 

 

Lesson4 误差的协方差矩阵Pe的数学推导

 

 

 Lesson5 直观理解卡尔曼滤波以及一个实例

 

 

 

 下面具体看一下,之前反复提到过:如果模型计算误差Wk小,最终的估计值就更偏向计算值;

                                                           如果测量误差Vk小,最终的估计值就更偏向于测量值。

而在这个示例中,Wk/Vk的偏差是以其协方差矩阵来反映的(主对角线是方差)。

当计算误差Wk大于测量误差Vk时

Wk的协方差矩阵为Q,Vk的协方差矩阵为R:

 结果图:

结果分析:

真实的实际速度是蓝色曲线,最终的估计速度即为后验估计速度,是黄色曲线。对比它们之间的偏差能够看出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从而判断算法的准确度。

在最优化方法中我们知道:最优估计有不同的准则,比如:最小二乘估计、最小方差估计、极大后验估计等等。具体内容不赘述。

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即Wk和Vk),那么估计值就是实际值(精准估计)。

卡尔曼滤波中采用的就是使得误差的方差最小为最优估计准则因为如果后验估计值和真实值越接近,那么误差ek的变化就很小,即误差ek的方差很小。

进一步推导,考虑到误差ek会有很多不同的分量(因为状态量不同,比如说此例子中就是有状态量X1表示位置,状态量X2表示速度,那么它们就分别有误差e1和e2)。要使得总误差方差最小,那么误差各个分量的方差之和加起来就要最小。而“误差各分量的方差之和”正好是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主对角线之和——迹。

故此我们引入了Wk的协方差矩阵为Q,Vk的协方差矩阵为R。然后其方差越大时,说明误差越大,即越不可以相信。所以此处计算误差较大,可以看到先验估计速度(灰色)偏离实际速度(蓝色)的程度要大于测量速度(红色)偏离实际速度(蓝色的程度)。

所以最后的估计值——后验估计速度(黄色)曲线也是更为接近测量速度(红色)曲线。

一种通俗的理解方式就是:建模计算值和测量值都是不准确的,两者的不准确程度分别以计算误差的方差测量误差的方差来衡量,方差越大越不可以相信。在两个不准确的值的基础上尽量准确估计,就是谁方差越小,越相信谁,越靠近谁。

当计算误差Wk小于测量误差Vk时

 结果分析:

由于此时测量误差的方差较大,导致测量值很不可信,其变化的程度可以看到也很离谱。但是由于后验估计值(黄色)更为依赖模型计算值(灰色),所以后验估计值也没离实际值(蓝色)太远。

而这,正是卡尔曼滤波的作用:在不准确之中得到最准确的估计值。

本例的python代码

源代码来源:B站用户东爱北的GitHub​​​​​​https://github.com/liuchangji/2D-Kalman-Filter-Example_Dr_CAN_in_python

我对其中的源码做了注释,以及对一个小错误进行了修改(产生符合高斯分布的变量时,scale输入的应该是标准差,而协方差矩阵里面主对角线上面是方差,所以要开根号,要注意开完根号要保证其类型仍为np.float)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h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 #用来正常显示中文标签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False #用来正常显示负号#定义一个产生符合高斯分布的函数,均值为loc=0.0,标准差为scale=sigma,输出的大小为sizedef gaussian_distribution_generator(sigma):    return np.random.normal(loc=0.0,scale=sigma,size=None)# 状态转移矩阵,上一时刻的状态转移到当前时刻A = np.array([[1,1],[0,1]])# 过程噪声w协方差矩阵Q,P(w)~N(0,Q),噪声来自真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Q = np.array([[0.01,0],[0,0.01]])# 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R,P(v)~N(0,R),噪声来自测量过程的误差R = np.array([[1,0],[0,1]])# 传输矩阵/状态观测矩阵HH = np.array([[1,0],[0,1]])# 控制输入矩阵BB = None# 初始位置和速度X0 = np.array([[0],[1]])# 状态估计协方差矩阵P初始化P =np.array([[1,0],[0,1]])if __name__ == "__main__":    #---------------------初始化-----------------------------    #真实值初始化 这里还要再写一遍np.array是保证它的类型是数组array    X_true = np.array(X0)    #后验估计值Xk的初始化    X_posterior = np.array(X0)    #第k次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初始化    P_posterior = np.array(P)    #创建状态变量的真实值的矩阵 状态变量1:速度 状态变量2:位置    speed_true = []    position_true = []    #创建测量值矩阵    speed_measure = []    position_measure = []    #创建状态变量的先验估计值    speed_prior_est = []    position_prior_est = []    #创建状态变量的后验估计值    speed_posterior_est = []    position_posterior_est = []    #---------------------循环迭代-----------------------------    #设置迭代次数为30次    for i in range(30):        #--------------------建模真实值-----------------------------        # 生成过程噪声w w=[w1,w2].T(列向量)        # Q[0,0]是过程噪声w的协方差矩阵的第一行第一列,即w1的方差,Q[1,1]是协方差矩阵的第二行第二列,即为w2的方差        # python的np.random.normal(loc,scale,size)函数中scale输入的是标准差,所以要开方        Q_sigma = np.array([[math.sqrt(Q[0,0]),Q[0,1]],[Q[1,0],math.sqrt(Q[1,1])]])        w = np.array([[gaussian_distribution_generator(Q_sigma[0, 0])],                      [gaussian_distribution_generator(Q_sigma[1, 1])]])        # print('00',Q[0,0],'它的类型是',type(Q[0,0]))        # print('开根号的00', Q_sigma[0, 0], '它的类型是', type(Q_sigma[0, 0]))        # print('00的平方根',math.sqrt(Q[0,0]),"它的类型是",type(math.sqrt(Q[0,0])))        # print('w[',i,']=',w)        # 真实值X_true 得到当前时刻的状态;之前我一直在想它怎么完成从Xk-1到Xk的更新,实际上在代码里面直接做迭代就行了,这里是不涉及数组下标的!!!        #dot函数用于矩阵乘法,对于二维数组,它计算的是矩阵乘积        X_true = np.dot(A, X_true) + w        # 速度的真实值是speed_true 使用append函数可以把每一次循环中产生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数组speed_true        speed_true.append(X_true[1,0])        position_true.append(X_true[0,0])        #print(speed_true)        # --------------------生成观测值-----------------------------        # 生成过程噪声        R_sigma = np.array([[math.sqrt(R[0,0]),R[0,1]],[R[1,0],math.sqrt(R[1,1])]])        v = np.array([[gaussian_distribution_generator(R_sigma[0,0])],[gaussian_distribution_generator(R_sigma[1,1])]])        # 生成观测值Z_measure 取H为单位阵        Z_measure = np.dot(H, X_true) + v        speed_measure.append(Z_measure[1,0]),        position_measure.append(Z_measure[0,0])        # --------------------进行先验估计-----------------------------        # 开始时间更新        # step1:基于k-1时刻的后验估计值X_posterior建模预测k时刻的系统状态先验估计值X_prior        # 此时模型控制输入U=0        X_prior = np.dot(A, X_posterior)        # 把k时刻先验预测值赋给两个状态分量的先验预测值 speed_prior_est = X_prior[1,0];position_prior_est=X_prior[0,0]        # 再利用append函数把每次循环迭代后的分量值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数组        speed_prior_est.append(X_prior[1,0])        position_prior_est.append(X_prior[0,0])        # step2:基于k-1时刻的误差ek-1的协方差矩阵P_posterior和过程噪声w的协方差矩阵Q 预测k时刻的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先验估计值 P_prior        P_prior_1 = np.dot(A, P_posterior)        P_prior = np.dot(P_prior_1, A.T) + Q        # --------------------进行状态更新-----------------------------        # step3:计算k时刻的卡尔曼增益K        k1 = np.dot(P_prior, H.T)        k2 = np.dot(H, k1) + R        #k3 = np.dot(np.dot(H, P_prior), H.T) + R  k2和k3是两种写法,都可以        K = np.dot(k1, np.linalg.inv(k2))        # step4:利用卡尔曼增益K 进行校正更新状态,得到k时刻的后验状态估计值 X_posterior        X_posterior_1 = Z_measure -np.dot(H, X_prior)        X_posterior = X_prior + np.dot(K, X_posterior_1)        # 把k时刻后验预测值赋给两个状态分量的后验预测值 speed_posterior_est = X_posterior[1,0];position_posterior_est = X_posterior[0,0]        speed_posterior_est.append(X_posterior[1,0])        position_posterior_est.append(X_posterior[0,0])        # step5:更新k时刻的误差的协方差矩阵 为估计k+1时刻的最优值做准备        P_posterior_1 = np.eye(2) - np.dot(K, H)        P_posterior = np.dot(P_posterior_1, P_prior)    # ---------------------再从step5回到step1 其实全程只要搞清先验后验 k的自增是隐藏在循环的过程中的 然后用分量speed和position的append去记录每一次循环的结果-----------------------------    # 可视化显示 画出速度比较和位置比较    if True:        # 画出1行2列的多子图        fig, axs = plt.subplots(1,2)        #速度        axs[0].plot(speed_true,"-",color="blue",label="速度真实值",linewidth="1")        axs[0].plot(speed_measure,"-",color="grey",label="速度测量值",linewidth="1")        axs[0].plot(speed_prior_est,"-",color="green",label="速度先验估计值",linewidth="1")        axs[0].plot(speed_posterior_est,"-",color="red",label="速度后验估计值",linewidth="1")        axs[0].set_title("speed")        axs[0].set_xlabel('k')        axs[0].legend(loc = 'upper left')        #位置        axs[1].plot(position_true,"-",color="blue",label="位置真实值",linewidth="1")        axs[1].plot(position_measure,"-",color="grey",label="位置测量值",linewidth="1")        axs[1].plot(position_prior_est,"-",color="green",label="位置先验估计值",linewidth="1")        axs[1].plot(position_posterior_est,"-",color="red",label="位置后验估计值",linewidth="1")        axs[1].set_title("position")        axs[1].set_xlabel('k')        axs[1].legend(loc = 'upper left')        #     调整每个子图之间的距离        plt.tight_layout()        plt.figure(figsize=(60, 40))        plt.show()

 结果图1(迭代30次):

图2(迭代60次):

 图1结果分析:

本次实例中,取了过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为Q=[0.01,0;0,0.01],即过程噪声的方差为0.01。取了测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为R=[1,0;0,1],即测量噪声的方差为1。根据最小方差估计准则,此时过程噪声方差小于测量噪声的误差,则先验估计值比测量值更可靠。

我们看图:

在速度的分析图中,明显看到速度测量值(灰色)偏离速度真实值(蓝色)的程度大于速度先验估计值(绿色)偏离速度真实值(蓝色)的程度,而经过卡尔曼滤波之后,后验估计值(红色)并没有非常偏离真实值(蓝色)。这就是因为此时卡尔曼滤波更为相信先验估计值。

位置分析同理。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何确定卡尔曼滤波要迭代多少次呢?

网上说不一定是迭代越多次越准确,由于采用最小方差估计准则,所以我想到了去看误差ek的协方差矩阵的迹,迹越小越好(误差分量的方差之和越小)。然后我又加了几行代码:

# 创建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迹    tr_P_posterior = []# 误差的协方差矩阵的迹,迹越小说明估计越准确        # print('ek1的方差:',P_posterior[0,0],'ek2的方差',P_posterior[1,1])        tr_P_posterior.append(P_posterior[0,0]+P_posterior[1,1]) #误差的协方差的迹        axs[2].plot(tr_P_posterior,"-",color="blue",label="误差的迹",linewidth="1")

60次迭代的图: 

可以看到,基本上在20次左右,误差的迹就已经收敛至min值了。

于是我把迭代次数调整成20次:

可以看到,大约在十几次的时候,误差的迹就收敛至极限值(约为0.38左右)

那么就是说,刚开始迭代时,卡尔曼滤波器的误差还是挺大的(方差之和大约为1) ,随着迭代的进行,滤波器误差逐步减少至最低点,此后的误差维持在这个点(误差无法完全消除,只存在最小误差),即预测精度达到最优值。

总结一下

1.算法迭代的五个步骤

2.算法的python代码实现

我自己从头开始写的时候最难受的点应该就是因为太久不碰后端,逻辑上会很卡,然后忘记了append函数的作用,搞得我一直在纠结怎么从k-1时刻更新到k时刻,在想是不是要对矩阵做下标的更新什么的,循环迭代这里卡了很久。还有就是对状态变量、先验估计量、后验估计量、协方差矩阵的先验估计量和后验估计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与时刻k、k-1之间的关系不熟。

其实在代码中,我们看一下这五个公式,对于当前时刻k:

step1中的(k-1)时刻的后验估计就是上一次step4估计得到的结果,它们是同一个变量X_posterior;

step2中的 Pk-1就是上一次step5计算得到的结果,它们是同一个变量P_posterior;

step3中的Pk先验,就是本次的step2计算得到的结果,它们是同一个变量P_prior;

step4中的Xk先验,就是本次的step1计算得到的结果,它们是同一个变量X_prior;

其次就是,我们要画图表示出速度、位置的迭代变化,就需要记录下每一次迭代产生的速度值和变量值,然后对它们进行可视化。

最后就是,如果你对先验、后验、时刻搞不清,用英文写清楚变量意思!!不要光贪图简洁!

来源地址:https://blog.csdn.net/ouok000/article/details/125578636

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网络整理。其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所属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收集整理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作为临时的测试数据,供内部测试之用。本站并未授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主动获取本站任何信息。

②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临时测试数据将在测试完成后最终做删除处理。有问题或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279061341@qq.com QQ/279061341

滤波笔记一: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详解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编程热搜

  • Python 学习之路 - Python
    一、安装Python34Windows在Python官网(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下载安装包并安装。Python的默认安装路径是:C:\Python34配置环境变量:【右键计算机】--》【属性】-
    Python 学习之路 - Python
  • chatgpt的中文全称是什么
    chatgpt的中文全称是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ChatGPT是什么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
    chatgpt的中文全称是什么
  • C/C++中extern函数使用详解
  • C/C++可变参数的使用
    可变参数的使用方法远远不止以下几种,不过在C,C++中使用可变参数时要小心,在使用printf()等函数时传入的参数个数一定不能比前面的格式化字符串中的’%’符号个数少,否则会产生访问越界,运气不好的话还会导致程序崩溃
    C/C++可变参数的使用
  • css样式文件该放在哪里
  • php中数组下标必须是连续的吗
  • Python 3 教程
    Python 3 教程 Python 的 3.0 版本,常被称为 Python 3000,或简称 Py3k。相对于 Python 的早期版本,这是一个较大的升级。为了不带入过多的累赘,Python 3.0 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向下兼容。 Python
    Python 3 教程
  • Python pip包管理
    一、前言    在Python中, 安装第三方模块是通过 setuptools 这个工具完成的。 Python有两个封装了 setuptools的包管理工具: easy_install  和  pip , 目前官方推荐使用 pip。    
    Python pip包管理
  • ubuntu如何重新编译内核
  • 改善Java代码之慎用java动态编译

目录